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J64 中国音乐作品】 分类索引
-
- 楚剧大师李雅樵经典唱腔集
- 秦晖主编/2022-2-1/武汉大学出版社
李雅樵,男,楚剧生角。湖北汉阳县人。他少年时原学京剧,12岁师从王月芳改学西路子花鼓戏(楚剧前身),抗战初期,参与楚剧名家沈云陔的楚剧班到了重庆,并拜楚剧名家高月楼先生为师,唱小生。因学习刻苦,技艺有了长足进步。1950年解放后参加了武汉市楚剧团,任副团长(前后团长为高月楼、沈云陔),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并与沈云陔(旦)、关啸彬(旦)、袁璧玉(生)、熊剑啸(丑)合称为楚剧五大台柱。1956年应上海制片厂之邀,曾与熊剑啸合拍部楚剧电影《葛麻》。本书是李老师唱段和唱腔的集结之作,对李老师多年
-
定价:¥46 ISBN:9787307220782
-
- 20世纪中国红色音乐导论
- 胡亮,胡斌主编/2022-1-1/东南大学出版社
该书是以中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抗战音乐文化、红色音乐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高校教材。因此,教材编写团队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为行动准则,教材编写志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党爱国情怀,以理论讲授与现实剖析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20世纪中国红色音乐的优越性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先进性。
教材从音乐史学、美学分析教材编写和设计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为教材的整体设计架构进一步提供依据,同时以我国红色音乐发展的时间顺序为
-
定价:¥60 ISBN:9787564199463
-
- 中国作曲家双钢琴作品选
- 徐婷婷编/2021-12-1/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作曲家双钢琴作品选》作者力图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作为指导思想,发挥艺术创作精神,突出民族神韵,反映个性和创作力,同时践行文化自信的中国作品采用了双钢琴的重奏形式。书稿内容将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间曲调相结合。在植根于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融入西方音乐技术,使其具有质朴的特质。既具有舞台艺术性,又能为广大老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所用。
-
定价:¥50 ISBN:9787308205764
-
-
-
-
- 民族器乐与电子音乐《幻境》音乐剧场(附光盘)
- 胡晓,陆敏捷,韩彦敏,易柯 编/2020-9-1/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5月,由四川音乐学院(以下简称川音)电子音乐系担任设计并创作完成的民族器乐与电子音乐“幻境”音乐剧场,在广西南宁第七届“中国-东盟音乐周”如期推出,成功进行了世界首演。这是“中国-东盟音乐周”举办七年以来,首次出现“电子音乐、民族器乐、视频艺术”多媒融合的综合性剧场式音乐样态,引起专家、学者和观众的极大关注。音乐会结束后,我国著名作曲家高为杰教授当即评价道:“这是川音电子音乐系用心打造的一部佳作”;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主席彼得·斯文宁(Peter Swinnen)教授、中国
-
定价:¥49 ISBN:9787569701876
-
- 电子管风琴左手练习曲24首:改编自车尔尼作品718
- 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 著,曾梦 编/2020-8-1/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电子管风琴演奏继承了管风琴手脚并用的演奏形式,乐器的三个键盘,对于演奏者在身体协调性、各声部技术的精确把握以及复调性思维等方面的训练有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与所有乐器一样,这些演奏技巧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才能打好基础,以驾驭各类作品。 在电子管风琴的基本功训练中,起初的双手和脚的练习十分重要,我们现有的基础教程已有不少优秀作品可以使用。然而,编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发现,由于声部分配的因素,学习者们通常更多地将右手或脚键盘这些明显重要的声部挑出来练习,但对于大多数人天生比较弱势的左手
-
定价:¥40 ISBN:97875566048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