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精品教材          更多
规划教材          更多

教师职业道德(第四版)

教师职业道德(第四版)

定  价:49.8 元 本教材已被 1 所学校申请过!

丛书名:

  • 作者:钱焕琦 著
  • 出版时间:2020/9/1
  • ISBN:9787576004168
  •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451.6 
  • 页码:32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4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9
7
0
8
0
7
4
5
1
7
6
6
8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以及与此相关的观念品质、行为活动的总和。它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确立和践行一定的行为规范、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个体行为与社会秩序的合理、稳定,并激励人们不断地完善自我和社会,创造美好生活。道德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有人群和社会生活的地方就有道德。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公共生活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适应这种生活协调与完善的需要,必然产生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主要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通过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我们生活在一个普遍职业化分工的时代,职业群体从各方面主导着现实生活,职业道德也已成为全社会的主导道德。职业道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和道德水平的高低。
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随着教师职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是社会道德的一般要求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社会、教师与集体等相互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职业道德以具体适用于教师职业活动的形式体现出全社会对教师行为的基本道德要求,具体体现为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方面。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行为的规范、约束和指导主要是通过建立道德规范体系来实施的。从学科理论体系结构来看,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学校教育实践是通过教师的教育劳动实现的。教育劳动是教育者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按照一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模式,以语言、文字和自身的榜样作用等多种方式,向被教育者传授知识、澄清价值观念、施加各种影响的活动。教育劳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基础,正是教育劳动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一系列的特点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又能够有效地监督和调节教育劳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以及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保证教育劳动的顺利开展。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的独特性。教育劳动是教师职业道德赖以产生的实践基础,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只有全面认识教育劳动的价值及其特殊性,才能深刻领会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以及学习和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重大意义。故本书从教育劳动的角度切入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等问题。
最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师德师风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而进一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教师发展,师德为要。新时代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坚持弘扬高尚师德,以榜样的精神感染人、鼓舞人、引导人,向师德楷模学习。广大教师通过自身学习和教学实践探索来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努力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